成都CBD研究结项报告
成都CBD研究项目由负责人董岁寒承担结项,该课题主要研究成都CBD的发展概况、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成都土地总面积1.239万km2,辖9区4市6县,总人口1103.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97.15万人,是四川省省会,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从政治地位、经济实力、科技文化发展等方面看,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都市构建CBD,将进一步巩固与提高成都市“三中心、两枢纽”的战略地位,增强西部地区城市群的集聚作用,提高西南片区的经济辐射能力。
随着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大型跨国集团的强势登陆,成都以盐市口、骡马市为代表的老牌CBD已经无力满足强劲的办公空间需求。高昂的租金与拥堵的交通,迫使诸多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新“战场”,政府规划优越、交通配套完善的国际城南CBD区域已初现雏形,并以其高性价比吸引着“南迁客户”的眼球。新兴的城南国际商务区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国内外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成都市整体发展建设带来的机遇;成都市三大行政区全面开发建设带来的机遇;城市中心向南向东偏移带来的机遇。
本文根据成都CBD的产业规划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成都CBD的发展现状、产业规划等入手,通过对CBD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对比分析,在现代服务业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成都CBD的形成机理、内部联结关系、效应机制进行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的成果,深入探讨了成都CBD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发展对策,期望对成都未来的政策规范以及相关产业部门和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法,首先对成都CBD的区位及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包括以青羊区CBD和锦江区CBD组成的成都传统CBD,和以武侯区人民南路为主轴的成都城南新兴CBD。而后又将青羊区、锦江区、武侯区三大行政区的CBD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对比。最后文章还对新旧CBD中的几个比较典型的建筑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楼宇的存量、空置率、租金及其变化进行了介绍。在对国内外的几个比较著名且典型CBD的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剖析后,结合成都CBD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本文介绍了成都在西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并利用GDP总量、外商投资额等5项指标验证了这一点。随后即对成都CBD内现有的典型产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共选取了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外包3个典型产业,分别从发展重点、主要任务、态势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对成都中央商务区的研究中运用了SWOT 分析,先分析了成都CBD现有的5个优势,其次是其2个致命劣势,而后又对其现阶段拥有的5个机遇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其可能面临的挑战又提出了一些看法。
最后对成都CBD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其4个典型问题,本章给出了为实现成都CBD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8条对策及建议,以便充分发挥其拥有的优势,克服其存在的不足,抓住其面临的机遇,迎接其遇到的挑战。
成都CBD发展的时间较短,较为系统的研究不多,所以本文通过对CBD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成都的CBD建设作为“后建设者”应该扬长避短,尽量避免别人走过的弯路,使成都的CBD建设高效率地配合成都市场的发展。成都CBD的发展将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原动力,它的建设对四川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对彰显成都西部经济核心地位、引领西部经济腾飞、统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此次研究也对成都CBD的进一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